《破冰》亮相中廣核“奮斗的時光”故事會

10月15日下午,中國廣核集團第二屆“奮斗的時光”故事分享會燃情開講,11名來自集團各板塊的講述人,圍繞生產運營、工程建設、科技創新、市場開發、鄉村振興、國際合作等領域,用樸實的語言、鮮活的案例,講述了奮斗中的挑戰、收獲和感悟,生動展現了中廣核人“初心如磐”“篤行不怠”“心向遠方”的不懈追求,傳遞一代代中廣核人薪火相傳的信念與力量。

紅沿河公司《破冰》故事精彩亮相。“‘北國風光,千里冰封,萬里雪飄’。偉人筆下的詩詞,是無數人對冬日的浪漫想象。然而,在紅沿河冬日壯闊的冰雪勝景背后,發生著另一些故事.....”黨群工作部孟巾妍娓娓道來、字字鏗鏘,講述著紅沿河人在極端環境下,與海冰較量的攻堅故事,生動展現了一線建設者的擔當與智慧。2023年末至2024年初,公司工程團隊在一場罕見海冰冰災中,以“人定勝天”的信念連破三關,保障了冷源攻堅工程的順利推進。

2023年12月,一場罕見寒潮突襲遼東灣,超過22%的海域被冰層覆蓋,打破了歷史同期極值。紅沿河核電站周邊海域亦不能幸免,取水口施工通道被半尺厚的冰凌封凍,凜冽寒風中,海浪越過海堤,因溫度過低,尚未退去便被嚴寒“速凍”,形成一片片令人望而生畏的“冰浪”。
冷源保障團隊原計劃利用冬歇期施工方案也被迫“凍結”。“如果等海冰融化,至少要耽誤半個月!”為順利推進工期,施工團隊并沒有坐以待斃、聽天由命,而是第一時間確立“破冰”目標和實施方案。
一公里長的施工通道,成了他們的“戰場”。團隊成員頂著嚴寒,反復踏勘幾十遍,摸清了每一處的冰凍情況和風險,最終確定了除冰方案:先人工除冰,開辟機械入場通道,再由專業設備清理最深層堅冰。
20余名作業人員手持鐵鍬、鎬頭與寒冰正面交鋒,2臺除冰設備同步作業,經3天連續奮戰,清除海冰上百噸,成功打通施工通道。熱辣滾燙的紅沿河人,仿若熾熱的火焰,沖破嚴冬,融化冰雪,擊碎寒冰。

施工通道打通了,團隊剛啃下第一塊“硬骨頭”,新的難題接踵而至——取水口外的海域堆積了大量浮冰,堵住了石料進場通道。“海上走不通,咱們就改走陸運!”施工負責人關守政經過深思熟慮,大膽提出了“陸運替代”方案——在拋石作業點附近搭建臨時碼頭:石料經大圍堰施工通道運至臨時碼頭裝船,再由拋石船直接投送至作業區域。僅用6天,臨時碼頭建成投用,既規避了外海風浪與浮冰影響,還大幅提升了石料運送量,拋石作業周期顯著縮短。
石料沉底后,爆破作業又遇新挑戰:取水口浮冰恐破壞電子雷管引線。施工團隊調用拖輪船,將浮冰逐一推出施工區域,創造了安全的作業環境。當最后一塊浮冰被推開,所有人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。2024年1月28日,爆破成功完成,團隊終于能“安心過年了”。

身邊的榜樣最有說服力,身邊的故事最能打動人。孟巾妍在分享中說:“比寒冬更猛烈的,是紅沿河人定勝天的信念;比堅冰更堅硬的,是紅沿河人同心同德的意志。”《破冰》故事讓更多人看到了一線建設者在困境中敢闖敢拼的奮斗底色,“破冰”攻堅更是生動詮釋了紅沿河“率先垂范、同心同德、百折不撓、專業創新”的冷源防抗精神。